孩子,那一年你我都几岁
我不但喜欢存文字,也喜欢把生活用照片定格,随手放在空间里。我怕大脑的记忆有限,就想先用最简单的方式把和孩子们的点点滴滴用照片的方式先存放起来,等到需要回忆来陪伴此生的时候,再一点点的去翻看。那时,真的希望翻到老去也不要翻完。
照片像电影回放岁月一样,一张张、一幕幕好像就在昨天。
翻着翻着把自己翻哭了。
一边流着泪,一边对着屏幕上的孩子傻笑,笑当时怎么那么傻,那么地的小,那么的淘气,也那么地可爱。
姐弟俩的美好时光就用不经意的镜头拍下了。
而人生偶尔翻起的,值得回忆的并非是那些一板一眼的照片,恰恰是那些孩子不配合,我们却在一旁偷拍的片刻。
孩子的门牙掉了,肉红色的牙缝都有点让人心痛。
弟弟和姐姐蒙面大侠般的模样,仿照着大人锯木头,滑稽而可笑不就是孩子们原本天真可爱的童年吗?
多年过后,她们是否还会记得曾经两个脑袋挤在一碗面里。
多年过后,她们又是否记得自己曾经那顽皮的样子。
多年过后,她们又是否还会像现在这般相互帮助又那么地感情真挚。
多年过后,她们又是否还记得怎样地依偎在我们的怀里,是否还会记得那温度。
有些往事,笑着看,看得心里酸酸的。
有时突然一张照片出来,孩子在旅行的车上睡着了,我都在心里问自己:那时的孩子几岁了,我几岁了,怎么感觉现在就已经开始健忘了。
照片怎么那么少,翻着翻着就没了,也才发现自己这些年懒了,好久才拍摄一二个镜头。
放进脑中的照片它肯定随着大脑的老去而老去了,永远不会定格在岁月的某刻。
吃完饭,我关上门,拉下了蓝色百叶窗,我所这点记忆会走远,赶快隔离一切干扰,把这些片断连成线。
回忆真的像一条悠悠的小船,而它的风景两岸就是这一张张岁月定格的脸。
我们大手拉着小手,孩子依偎在我们身边。
几年,十几年,真的像电影转换岁月的镜头一般,快得来不及眨眼。
记得83版《射雕英雄传》里郭靖长大的那瞬间,就是从青草满坡的山下走来了一个少年,就那样从我儿子这般的年龄一下变成了男子汉。那个镜头让我在那刻空虚了许久,好像什么断了线,像是错过了一段空白。现在回想:人生,也许真的存在空白感,一个回忆的空缺。
假期里,母亲说女儿比我高了,我看起来却像个孩子了。
是啊,已经有一个孩子长大了,还有一个小的,再过两年,这个小的也就大了,也要比我们高了,我们都将在她们的面前逐渐变小。
岁月总是在加速度地前行,有时还没来的及和孩子好好商量,一犹豫,春天和秋天都已经过去了。窗外又滚动着隆隆的火车声,这远方的脚步声又带走了多少人的心声。
天,总阴沉沉,也笼住了这走不出回忆的心。梦太多,碎太念。
我还得拿起相机,不管是哭的、笑的,先留下这回忆,走过的岁月,它永远不会等你重来一次。
老了,就让它来陪伴着。
杨绛先生不就是用三个人的回忆陪伴了后半生,又把这所有的回忆留给了世人。
人生,又能攥紧什么呢?
只是一份心情。
一定要陪孩子长大
一生只一次
失去不再来
窗台上的小花也快开了,来不及的要开在这十月。偶尔也翻动别人的秋天,金秋总会把人感染。三年前的秋天,我和孩子们相伴,小小的公园有我们仨个人的视线。
我坐在草地上,在阳光下支撑着疲倦,而孩子们却在享受着它们的金秋和蓝天,自行车奔跑在园林里,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都在身边。
时间好快,女孩已上初中,也已高过了我。男孩也将长大,不再是那个掉了门牙漏风的小少年。
小树林里曾经留下我们娘仨的对话,愿孩子们像棵棵小白杨,年年芬发,年年向上。
楼下的柿子树又在一天天增长着金黄,我们的小树苗也在茁壮成长。
小小的怀抱全是用辛勤哺育的阳光。
金秋十月,枝枝满堂。
我曾经对孩子许下诺言
我要活到八十岁
要和我的孙子去抢各种心爱的糖
我老了
我要耍强
不允许他们不理我、不爱我、不宠我、不惯我
我睡觉时
他们得在我边上给我讲安徒生童话
一切还在昨天
可岁月已悄悄长长(zhang chang)
儿子的头发理了一次又一次
个子也窜了一截又一截
秋
越走越浓
山坡已变红高粱
大穗小穗已满仓
禁不住的眼泪汪汪